深度分析:IPTV,猶有余力尚可為!
新聞來源:宏輝智通 發布日期:2015-12-23 瀏覽次數:2391
2014年的IPTV發展,相比前幾年的高速,顯得低迷,這主要是運營商內部的“營改增”的稅率改革、機頂盒社會化推廣模式和4G業務投資導向等因素,對IPTV的營銷模式構成了一定的影響;而在外部則由于互聯網電視市場的熱鬧,導致不少地區在IPTV和互聯網電視業務間舉棋不定。而各大運營商間寬帶降價競爭則直接影響了捆綁業務的發展。2014年,在中國電信區域內,除了四川電信的IPTV業務逆勢而長外,其他地區乏善可陳。但即使如此,坐擁3000萬的保有量,加上日益提升的用戶付費收入,也使得IPTV的商業價值在電視新媒體中優勢彰顯。尤其是在如今國家監管部門加大了電視業務的管理整頓之后。
撇開這些映襯之下的優勢,IPTV雖然在付費經營上有所突破,也對于寬帶的拉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,但是從長遠來看,基于互聯網的電視業務也在飛速發展。加上運營商內部的寬帶惡性比拼,IPTV如果僅僅止步于當前,那么未來也是岌岌可危。
IPTV該如何演進?
筆者認為,首先是莫棄根本,以IPTV為本進行延伸拓展。而不是因為看著互聯網電視業務好,就拋開IPTV重起爐灶,那只是撿芝麻丟西瓜之舉,尤其是當IPTV的既有規模足以支撐其后續發展之時,我們更應該充分把握現有優勢,在技術和產品體驗上進行不斷升級。其次是與時俱進,根據國內產業環境進行適時的戰術調整,在把握IPTV和OTTTV業務的精髓上進行相應的借勢借時,推進從IPTV到IPTV+的延展。最后,形成以現有IPTV為基礎的多元演進,從單一的視頻業務進入到以家庭為主體的智能化服務領域。充分發揮電信運營商智能管道和運營平臺的優勢價值。
一、充分認識IPTV的產業優勢,以其為本。
從政策角度來看,國內的電視業務,始終逃不開國家相關部門的監管,尤其是隨著目前國內大環境的變遷,管理只會越來越嚴格,而相比互聯網電視,IPTV在業務的模式上是得到了政策的認可,同時也有三網融合這一國家政策的支持,這成為其最大的可以借力的優勢。
從業務角度來看,由于中國地域遼闊,各地區發展都有著自己的區域特色,而且長期以來的電視形態構成,也導致了中國電視的區域性特征極其明顯。而IPTV目前的結構體系里,以地方運營商和地方電視臺為組合,也符合了目前國內的電視區域化形態,同時從服務的需求來看,也更便于發揮地方運營商提供本地化服務的優勢。
從商業角度來看,這幾年的IPTV市場培育下來,IPTV的商業模式已基本成型,用戶也開始逐步接受付費電視的形態,同時增值業務也開始漸漸在IPTV上得到展現。尤其是直播電視的剛性需求,在IPTV上的呈現,不僅滿足了用戶的需要,同時也為地方電視臺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,而隨著用戶規模的提升,IPTV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因利益的共榮而構建了一條良性循環鏈。
從技術角度來看,IPTV和互聯網電視業務,從業務管理,內容注入,視頻質量管控,內容分發承載等方面均有其相通性,基于現有IPTV平臺改造平滑支持互聯網電視業務,提升現有IPTV業務體驗和提升收入將是不錯的選擇。尤其是借助IPTV的政策優勢,在業務的實現手法和對外宣傳上進行相應的調整,以IPTV的商業模式,融合互聯網的資源和優勢和本地化服務能力,更好推進IPTV的下一步演進。
而深圳宏輝智通科技有限公司不管是從業務角度,商業角度,還是從技術角度,政策角度,都能很好的滿足客戶的需求,讓客戶能很好的體驗IPTV帶來的樂趣,而且我們目前也新增了小區電視方案給各大物業公司,是個跨時代的進步。